农历显示年代码(如何显示农历日期)
❋
标点符号用法常见疑难问题
4.10 破折号
4.10. 1定义
标号的一种,标示语段中某些成分的注释、补充说明或语音、意义的变化。
4.10.2形式
破折号的形式是“——”。
4.10.3基本用法
4.10.3. 1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(也可用括号,见4.9.3. 1;二者的区别另见B. 1.7)。
示例1: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 ——内山老板走了过来。
示例2:我一直坚持读书,想借此唤起弟妹对生活的希望 ——无论环境多么困难。
4.10.3.2 标示插入语(也可用逗号,见4.4.3.3)。
示例:这简直就是 ——说得不客气点 ——无耻的勾当!
4.10.3.3 标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(也可用冒号,见4.7.3. 1、4.7.3.2)。
示例1:坚强,纯洁,严于律已,客观公正 ——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。
示例2:画家开始娓娓道来 ——数年前的一个寒冬,……
4.10.3.4 标示话题的转换。
示例:“好香的干菜, ——听到风声了吗?”赵七爷低声说道。
4.10.3.5 标示声音的延长。
示例:“嘎 ——”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。
4.10.3.6 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。
示例1:“班长他牺——”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。
示例2:“亲爱的妈妈,你不知道我多爱您。 ——还有你,我的孩子!”
4.10.3.7 标示引出对话。
示例: ——你长大后想成为科学家吗?
展开全文
——当然想了!
4.10.3.8 标示事项列举分承。
示例: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,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:
——环境声学;
——环境光学;
——环境热学;
——环境电磁学;
——环境空气动力学。
4.10.3.9用于副标题之前。
示例:飞向太平洋
——我国新型号运载火箭发射目击记
4.10.3. 10 用于引文、注文后,标示作者、出处或注释者。
示例1: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
——范仲淹
示例2:乐浪海中有倭人,分为百余国。
——《汉书》
示例3:很多人写好信后把信笺折成方胜形,我看大可不必。(方胜,指古代妇女戴的方形首饰,用彩绸等制作,由两个斜方部分叠合而成。 ——编者注)
附录 B(资料性附录) 标点符号若干用法的说明
B.1 易混标点符号用法比较
B.1.1 逗号、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停顿的区别
逗号和顿号都表示停顿,但逗号表示的停顿长,顿号表示的停顿短,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一般用顿号,但当并列词语较长或其后有语气词时,为了表示稍长一点的停顿,也可以用逗号。
示例1: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苹果、桃子、香蕉和菠萝。
示例2:我们需要了解全局和局部的统一,必然和偶然的统一,本质和现象的统一。
示例3:看游记最难弄清位置和方向,前啊,后啊,左啊,右啊,看了半天,还是不明白。
B.1.2 逗号、顿号在表示列举省略的“等”“等等”之类词语前的使用
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,末尾的并列成分之后用“等”“等等”之类词语时,“等”类词前不用顿号或其他点号;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,末尾的并列成分之后用“等”类词时,“等”类词前应用逗号。
示例1:现代生物学、物理学、化学、数学等基础科学的发展,带动了医学科学的进步。
示例2:写文章前要想好,文章的主题是什么,用哪些材料,哪些详写,哪些略写,等等。
B.1.3 逗号、分号表示分句之间停顿的区别
当复句的表达不复杂、层次不多,相连的分句语气比较紧凑,分句内部也没有使用逗号表示停顿时,分句间的停顿多用逗号。当用逗号不易分清多重复句内部的层次(如分句内部已有逗号),而用句号又可能割裂前后关系的地方,应用分号表示停顿。
示例1:她拿起钥匙,开了箱子上的锁,又开了首饰盒上的锁,往老地方放钱。
示例2:纵比,即以一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作比;横比,则以此事物与彼事物相比。
B.1.4 顿号、逗号、分号在标示层次关系时的区别
句内点号中,顿号表示的停顿最短、层次最低,通常只能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;分号表示的停顿最长、层次最高,可以用来表示复句的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;逗号介于两者之间,既可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,也可表示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停顿。若分句内部已用逗号,分句之间就应用分号(见B.1.3示例2)。用分号隔开的几个并列分句不能由逗号统领或总结。
示例1:有的学会烤烟,自已做挺讲究的纸烟和雪茄;有的学会蔬菜加工,做的番茄酱能吃到冬天;有的学会蔬菜腌渍、窖藏,使秋菜接上春菜。
示例2:动物吃植物的方式多种多样,有的是把整个植物吃掉,如原生动物;有的是把植物的大部分吃掉,如鼠类;有的是吃掉植物的要害部位,如鸟类吃掉植物的嫩芽。(误)。
动物吃植物的方式多种多样:有的是把整个植物吃掉,如原生动物;有的是把植物的大部分吃掉,如鼠类;有的是吃掉植物的要害部位,如鸟类吃掉植物的嫩芽。(正)。
B.1.5 冒号、逗号用于“说”“道”之类词语后的区别
位于引文之前的“说”“道”后用冒号。位于引文之后的“说”“道”分两种情况;处于句末时,其后用句号;“说”“道”后还有其他成分时,其后用逗号。插在话语中间的“说”“道”类词语后只能用逗号表示停顿。
示例1:他说:“晚上就来家里吃饭吧。”
示例2:“我真的很期待。”他说。
示例3:“我有件事忘了说……”他说,表情有点为难。
示例4:“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,”两个骗子说,“好让我们为您换上新衣。”
B.1.6 不同点号表示停顿长短的排序
各种点号都表示说话时的停顿。句号、问号、叹号都表示句子完结,停顿最长。分号用于复句的分句之间,停顿长度介于句末点号和逗号之间,而短于冒号。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,又短于分号。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,停顿最短。通常情况下,各种点号表示的停顿由长到短为:
句号=问号=叹号 >冒号(指涵盖范围为一句话的冒号)>分号>逗号>顿号。
B.1.7 破折号与括号表示注释或补充说明时的区别
破折号用于表示比较重要的解释说明,这种补充是正文的一部分,可与前后文连读;而括号表示比较一般的解释说明,只是注释而非正文,可不与前后文连读。
示例1:在今年——农历虎年,必须取得比去年更大的成绩。
示例2:哈雷在牛顿思想的启发下,终于认出了他所关注的彗星(该星后人称为哈雷彗星)。
B.1.8 书名号、引号在“题为……”“以……为题”格式中的使用
“题为……”“以……为题”中的“题”,如果是诗文、图书、报告或其他作品可作为篇名、书名看待时,可用书名号;如果是写作、科研、辩论、谈话的主题,非特定作品的标题,应用引号。即“题为……”“以……为题”中的“题”应根据其类别分别按书名号和引号的用法处理。
示例1:有篇题为《柳宗元的诗》的文章,全文才2 000字,引文不实却达11处之多。
示例2:今天一个以“地球·人口·资源·环境”为题的大型宣传活动在此间举行。
示例3:《我的老师》写于1956年9月,是作者应《教师报》之约而写的。
示例4:“我的老师”这类题目,同学们也许都写过。
B.2 两个标点符号连用的说明
B.2.1 行文中表示引用的引号内外的标点用法
当引文完整且独立使用,或虽不独立使用但带有问号或叹号时,引号内句末点号应保留。除此之外,引号内不用句末点号。当引文处于句子停顿处(包括句子末尾)且引号内未使用点号时,引号外应使用点号;当引文位于非停顿处或者引号内已使用句末点号时,引号外不用点号。
示例1: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”他最喜欢这两句诗。
示例2:书价上涨令许多读者难以接受,有些人甚至发出“还买得起书吗?”的疑问。
示例3:他以“条件还不成熟,准各还不充分”为由,否决了我们的提议。
示例4:你这样“明日复明日”地要拖到什么时候?
示例5:司马迁为了完成《史记》的写作,使之“藏之名山”,忍受了人间最大的侮辱。
示例6:在施工中要始终坚持“把质量当生命”。
示例7:“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”这句话,说明了文采的重要。
示例8:俗话说:“墙头一根草,风吹两边倒。”用这句话来形容此辈再恰当不过。
B.2.2 行文中括号内外的标点用法
括号内行文末尾需要时可用问号、叹号和省略号。除此之外,句内括号行文末尾通常不用标点符号。句外括号行文末尾是否用句号由括号内的语段结构决定;若语段较长、内容复杂,应用句号。句内括号外是否用点号取决于括号所处位置;若句内括号处于句子停顿处,应用点号。句外括号外通常不用点号。
示例1:如果不采取(但应如何采取呢?)十分具体的控制措施,事态将进一步扩大。
示例2:3分钟过去了(仅仅才3分钟!),从眼前穿梭而过的出租车竟达32辆!
示例3:她介绍时用了一连串比喻(有的状如树枝,有的貌似星海……),非常形象。
示例4:科技协作合同(包括科研、试制、成果推广等)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的计划签订。
示例5:应把夏朝看作原始公社向奴隶制国家过渡时期。(龙山文化遗址里,也有俯身葬。俯身者很可能就是奴隶。)
示例6:问:你对你不喜欢的上司是什么态度?
答:感情上疏远,组织上服从。(掌声,笑声)
示例7:古汉语(特别是上古汉语),对于我来说,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吸引力。
示例8:由于这种推断尚未经过实践的考验,我们只能把它作为假设(或假说)提出来。
示例9:人际交往过程就是使用语词传达意义的过程。(严格说,这里的“语词”应为语词指号。)
B.2.3 破折号前后的标点用法
破折号之前通常不用点号;但根据句子结构和行文需要,有时也可分别使用句内点号或句末点号。破折号之后通常不会紧跟着使用其他点号;但当破折号表示语音的停顿或延长时,根据语气表达的需要,其后可紧接问号或叹号。
示例1:小妹说:“我现在工作得挺好,老板对我不错,工资也挺高。——我能抽支烟吗?”(表示话题的转折)
示例2:我不是自然主义者,我主张文学高于现实,能够稍稍居高临下地去看现实,因为文学的任务不仅在于反映现实。光描写现存的事物还不够,还必须记住我们所希望的和可能产生的事物。必须使现象典型化。应该把微小而有代表性的事物写成重大的和典型的事物。——这就是文学的任务。(表示对前几句话的总结)
示例3:“是他——?”石一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示例4:“我终于考上大学啦!我终于考上啦——!”金石开兴奋得快要晕过去了。
B.2.4 省略号前后的标点用法
省略号之前通常不用点号。以下两种情况例外:省略号前的句子表示强烈语气、句末使用问号或叹号时;省略号前不用点号就无法标示停顿或表明结构关系时。省略号之后通常也不用点号,但当句末表达强烈的语气或感情时,可在省略号后用问号或叹号;当省略号后还有别的话、省略的文字和后面的话不连续且有停顿时,应在省略号后用点号;当表示特定格式的成分虚缺时,省略号后可用点号。
示例1:想起这些,我就觉得一辈子都对不起你。你对梁家的好,我感激不尽!……
示例2:他进来了,……一身军装,一张朴实的脸,站在我们面前显得很高大,很年轻。
示例3:这,这是……?
示例4:动物界的规矩比人类还多,野骆驼、野猪、黄羊……,直至塔里木兔、跳鼠,都是各行其路,决不混淆。
示例5:大火被渐渐扑灭,但一片片油污又旋即出现在遇难船旁……。清污船迅速赶来,并施放围栏以控制油污。
示例6:如果……,那么……。
B.3 序次语之后的标点用法
B.3.1 “第”“其”字头序次语,或“首先”“其次”“最后”等做序次语时,后用逗号(见4.4.3.3)。
B.3.2 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“天干地支”做序次语时,后用顿号(见4.5.3.2)。
B.3.3 不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、拉丁字母或罗马数字做序次语时,后面用下脚点(该符号属于外文的标点符号)。
示例1:总之,语言的社会功能有三点;1.传递信息,交流思想;2.确定关系,调节关系;3.组织生活,组织生产。
示例2:本课一共讲解三个要点:A.生理停顿;B.逻辑停顿;C.语法停顿。
B.3.4 加括号的序次语后面不用任何点号。
示例1:受教育者应履行以下义务:(一)遵守法律、法规;(二)努力学习,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;
(三)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制度。
示例2:科学家很重视下面几种才能:(1)想象力;(2)直觉的理解力;(3)数学能力。
B.3.5 阿拉伯数字与下脚点结合表示章节关系的序次语末尾不用任何点号。
示例:3 停顿
3.1 生理停顿
3.2 逻辑停顿
B.3.6 用于章节、条款的序次语后宜用空格表示停顿。
示例:第一课 春天来了
B.3.7 序次简单、叙述性较强的序次语后不用标点符号。
示例:语言的社会功能共有三点:一是传递信息;二是确定关系;三是组织生活。
B.3.8 同类数字形式的序次语,带括号的通常位于不带括号的下一层。通常第一层是带有顿号的汉字数字;第二层是带括号的汉字数字;第三层是带下脚点的阿拉伯数字;第四层是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;再往下可以是带圈的阿拉伯数字或小写拉丁字母。一般可根据文章特点选择从某一层序次语开始行文,选定之后应顺着序次语的层次向下行文,但使用层次较低的序次语之后不宜反过来再使用层次更高的序次语。
示例:一、……
(一)……
1. ……
(1)……
①/a.……
B.4 文章标题的标点用法
文章标题的末尾通常不用标点符号,但有时根据需要可用问号、叹号或省略号。
示例1:看看电脑会有多聪明,让它下盘围棋吧
示例2:猛龙过江:本店特色名菜
示例3:严防“电脑黄毒”危害少年
示例4:回家的感觉真好
——访大赛归来的本市运动员
示例5:里海是湖,还是海?
示例6:人体也是污染源!
示例7:和平协议签署之后……
A.6 冒号用法补充规则
A.6.1 冒号用在提示性话语之后引起下文。表面上类似但实际不是提示性话语的 ,其后用逗号。
示例 1:郦道元《水经注》记载:“沼西际山枕水 ,有唐叔虞祠。”(提示性话语)
示例 2:据《苏州府志》载 ,苏州城内大小园林约有 150多座,可算名副其实的园林之城。(非提示性话语)
A.6.2 冒号提示范围无论大小(一句话、几句话甚至几段话),都应与提示性话语保持一致(即在该范围的末尾要用句号点断)。应避免冒号涵盖范围过窄或过宽。
示例:艾滋病有三个传播途径:血液传播,性传播和母婴传播,日常接触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。 (误 )
艾滋病有三个传播途径:血液传播,性传播和母婴传播。日常接触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。 (正 )
A.6.3 冒号应用在有停顿处,无停顿处不应用冒号。
示例 1:他头也不抬 ,冷冷地问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(有停顿)
示例 2:这事你得拿主意,光说“不知道”怎么行?(无停顿)
以上内容摘自国家标准《标点符号用法》 GB/T 15834-2011
省略号前后标点的用法
一、省略号前点号的使用规则
无论2011版国标还是1995版国标,省略号前可以保留使用问号、叹号、句号,都是没有问题的。道理很简单,问号、叹号、句号,都从属于前面的句子,和前面的句子一起表达某种感情或意思。所以省略号不应包括前面句子末尾的标点。
那么,是否可以认为同理,顿号、逗号、分号也应予以保留呢?当然不可以。因为问号、叹号、句号表达的都是前面句子的完结,无论句子表达什么意思、什么感情,句子到问号、叹号、句号处就结束了。停顿是必须的,前后句子的结构关系也是清晰明了的。但是顿号、逗号、分号就不一样了,句子到它们这并未完结,后面的省略部分以及省略号后的句子,也许和前面的句子关系紧密,也许需要停顿。所以顿号、逗号、分号是否保留,还需视句子的具体情况而定。
1.顿号和分号的情况
之所以把这二者放在一起说,是因为它俩有类似的作用,都是表示并列关系。这两个标点能不能用在省略号前呢?2011版国标没有明说,但实际上,举出的示例4已经给出了导向(①、②例句在此只为说明省略号前的情况,不涉及省略号后点号的用法)。
①动物界的规矩比人类还多,野骆驼、野猪、黄羊……,直至塔里木兔、跳鼠,都是各行其路,决不混淆。
即使1995版国标给出的示例也依然是这样一个导向。
②在广州的花市上,牡丹、吊钟、水仙、梅花、菊花、山茶、墨兰……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!
在上面两个句子中,多个词语并列,省略号自然代表的是和前面并列词语一样性质的事物,但从形式上说,它毕竟只是一个标点符号。顿号表达的是词语之间的并列,如果在省略号前保留顿号,就成了词语和标点之间并列的形式,很不妥当,不如去掉顿号。分号的性质和顿号类似,故省略号前也不便保留分号。
2.逗号的情况
逗号一般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,并且可以用在多种语法成分的前后,标示停顿位置,表明句子结构关系,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点号。按照2011版国标的规定,在需要停顿或标明句子结构关系时,在省略号前保留逗号。同时也应注意省略号前通常不用点号的规定,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例如下面几个句子:
③他进来了,……一身军装,一张朴实的脸,站在我们面前显得很高大,很年轻。
④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,假如突然看见一缕炊烟,……
⑤她磕磕巴巴地说:“可是……太太……我不知道……你一定是认错了。”
⑥翠环……催促道:“二小姐,快走罢。你们要讲话还是到里面去讲好些,免得碰见人……”她的话还没有说完,就听见过道那边起了男人的脚步声。
③句中,如果省略号前的逗号不保留,句子就成了“他进来了……一身军装”,如果读的话,就会读成“他进来了一身军装”。句意完全不合逻辑,故应保留逗号,以示停顿。④句中的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。省略的内容应是除了炊烟以外的其他景物,故“炊烟”后应有停顿。如果没有,就成了“炊烟”如何如何,那就是另外一个意思了。逗号的有和无,表达的完全是两种意思。⑤中的省略号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,也就是说本来是一个连续的句子,因为说话磕巴,所以断断续续,故省略号前后均没有点号,以示句意前后连续。
⑥句为巴金作品《春》中的一句话。此处引为例句时,鉴于句子太长,笔者省略了“翠环”到“催促”之间的内容,但又想使句子连贯,故省略到了“催促”前,使前面的“翠环”可以和“催促”直接连接,形成一个完整通顺的句子。这样的情况下,省略号前后是都不需要保留点号的。该句第二处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,因为后面提到了“话还没有说完”,省略号前的句子明显是个半截话。所以,省略号前不应有任何点号。
除上述几种情况外,还有一种情况,如下面例句:
⑦对政治的敏感,对生活的敏感,对性格的敏感,……这都是作家必须要有的素质。
⑧河水奔流,鸟儿飞翔,运动员跑步,车辆行驶,卫星上天,……这些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。
⑦句为2011版国标中的示例。从表面上看,省略号前的几项内容,都是并列关系,因为是短语或复句,从语法上讲也不属于词语,所以用了逗号隔开。似乎和顿号的情况类似,但国标的示例却将逗号保留在了省略号的前边,为何顿号不保留,逗号却保留呢?对此,笔者的看法是:首先,毫无疑问这里需要停顿,故省略号前或者后必定要加一个逗号,关键是加在前还是后。其次,根据国标对逗号用法的规定,逗号并没有表示并列关系的作用,与之最接近的用法,只有4.4.3.1“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”和4.4.3.2 e)“较长的主语中间、谓语中间和宾语中间”这两条。上面例句⑦⑧中,“对政治的敏感,对生活的敏感,对性格的敏感”和“河水奔流,鸟儿飞翔,运动员跑步,车辆行驶,卫星上天”均可看作是“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”。这就与顿号表达的并列关系不同了。逗号在这里是从属于前面紧挨着的各分句的。所以,这两个例句中省略号前的逗号应当保留。
二、省略号后点号的使用规则
同样,省略号后通常也是不用点号的。同样,也有两种例外情况。问号、叹号是一种,其他点号是一种。下面我们分别进行分析。
1.问号、叹号的情况
2011版国标明确指出,当句末表达强烈的语气或感情时,可在省略号后用问号或叹号。而就所给的示例来看,“句末”的“句”指的是包括省略号在内的整个句子,而且省略号前是没有任何点号的。例如:
⑨这,这是……?
⑩你这样干,未免太……!
上述2个例句,一个表达强烈的疑问语气,一个表达强烈的不满情绪,都是由包括省略号在内的整个句子共同表达的。故此,省略号后用问号和叹号分别作出相应标示。而省略号前如果加了其他点号,就使得句子被割裂,给人“是省略的内容表达了相应语气或感情”的印象。这就和句子本身要表达的意思不一致了。所以例句中,省略号前无点号,省略号后加问号或叹号,都是必须的。
2.其他点号的情况
有观点认为,省略号连文字都省略了,还能省略不了后面的标点?主张省略号后不加任何点号。但从省略号的作用和句子表达的实际需要看,不应一概而论。应当根据句子表情达意的实际需要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请看如下例句:
⑪全村人目睹这一惨状都在默默地流泪,可是这位坚强的妇女直到被活活打死,也没有出卖一个乡亲……
⑫她轻轻地哼起了《摇篮曲》:“月儿明,风儿静,树叶儿遮窗棂啊……”
⑬每个人可能都有一两项拿手的本领,如字典查得快、朗读能力强、跳绳花样多、钢琴弹得棒……,把你的拿手戏和同学说一说,共同分享自己的快乐和自豪。
⑭此外,学生还可以寻访鲁迅故居,感受绍兴水乡古镇;探究园林文化,体验苏州古镇之美;漫步西湖阅古今,精忠报国访英雄……。学生在临行前要查阅相关知识,修学过程中更要带着问题去实地考察、探究。
⑮日影、燃香、蜡烛……都曾被人们用来计时。
⑯只要……就……
⑰如果……,那么……。
⑪、⑫两个例句,均为省略号后不加点号。因为省略号后没有其他的话了。可以看出,判断省略号后是不是需要加点号,主要看省略号后还有没有其他的话(问号、叹号的情况除外)。
⑬、⑭两个例句,均为省略号后加点号,不同之处在于,一个加的是逗号,一个加的是句号,需要根据前后句意的衔接来判断,有时逗号和句号均可。共同之处在于,省略号后都还有别的话,省略的内容是和前面并列项类似的事物,和后面的话不连续,此处需要停顿,故应当加点号。
⑮中是不需要在省略号后加点号的。因为省略号前后的句子不需要停顿,可以连读为一句完整且通顺的话。
⑯、⑰均是特定格式的句式,省略的是虚缺的成分。但一个加了点号,一个没有加。根据国标要求,这是两可的。因为就例句中的关联词来说,有的时候是前后两个分句,需要停顿;有的时候句子很短,不需要停顿,可以连读。所以2011版国标中对这类情况的要求是,“可”用点号。
省略号前后点号的使用,可说是情况复杂,多种多样,需要具体到每一个句子进行具体分析。其中,最不容易判断的,出错也最多的,应是省略号前和省略号后是否加逗号的情况。据笔者观察,基本上可以使用这样一个较为简单的方法来判断。第一步,先把省略号忽略掉,看省略号前后的句子能否连读,句意上是否连续,语气上是否连贯、不需要停顿。第二步,如果能够连读,句意连续,语气连贯,不需要停顿,则不需要加逗号;反之则需要加逗号(或句号)。
当然,也不排除还有少数特殊情况,不适用上述判断方法。总的判断原则,依然是2011版国标中的相关规定。
标点,标点,一为标号,一为点号。点号最基本的作用,自然是点断。2011版国标对部分标点符号用法的调整,可以说更加符合标点符号本身所应当起的最基本作用。用法再复杂,再多样,只要我们牢记标点符号设计的初衷,从它最基本的作用分析,就可以抓住关键,正确使用。
本文摘录自《出版参考》2019年3月刊
“想”字后的标点用法
一、 “想”字后的文字属于人物具体的心理活动描写时,一般有提示语“想”“心想”“心里想”“心里想道”之类的话, 相当于“心里在猜测”或“心里在嘀咕”,这时,“想”后一般用冒号、引号。例如:
武松想:“转身回酒店吧,一定会叫店家耻笑,算不得好汉,不能回去。”(《水浒传·景阳冈》)
心理活动描写的前面常常有提示语“心里想”之类的话,相当于“心里在估算(估测)”或“心里在嘀咕”。如上例中的“心想”相当于“心里在嘀咕”。这种用法的“想”有时可用“想道”。例如:
但是我还不服气,口头答应着,心里却想道:“图还是我画的不错;至于实在的情形,我心里自然记得的。”(《藤野先生》)
二、 “想”字后的文字不属于具体的心理活动描写,而只表示所想的内容时,“想”后一般只用冒号,不用引号。例如:
我想:希望是本无所谓有,无所谓无的。这正如地上的路;其实地上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便成了路。(鲁迅《故乡》)
上例中“想”字后的文字表示所想的内容,并不是心理活动描写,“想”字后的内容实际上是作者的一段富有哲理的议论。这种用法的“想”字,不可换为“想道”。
三、 “想”字后的文字只表示一个比较简单的想法时,“想”后只用逗号,后面也不用引号;有时“想”字后什么标点都不用。例如:
我想,这么冷的天,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?(周晔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》)
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;我是看的,但不看什么“获美”“得宝”之类,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,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北极去,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。(鲁迅《给颜黎民的信》)
两句中“想”字后的文字都比较简短,只表示一个比较简单的想法,都 不属于心理活动的描写。其中后一句中的“想”字后之所以不用逗号,是因为这是叙述性的语言,“想”字后面不需要语音上的停顿,加上逗号反倒隔断了连贯的语气。
这种用法的“想”字,也不可换为“想道”。
不过,上述三种“想”字后标点的使用情况,并不是绝对的。由于各个作家使用标点的喜好与习惯不同,常常在遇到上述三种情况时在标点的使用上存在着差异,尤其是第二和第三种情况,“想”字后很难说用冒号对、用逗号对或不用标点对。所以,我们在具体运用时,只要大体上分清这三种情况就可以了,不要一口咬定某种标点。
另外, “×想”作插入语用时,表示引起人们的注意,后面用逗号。如:“你想,四周黑洞洞的,还不容易碰壁吗?”(周晔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》)这一句不在上述三种情况之内。
(文/褚振海 )
来源:《初中生优秀作文》 2013年24期
在“某某说”的后面如何使用点号?
这要根据“某某说”的位置而定。
如果“某某说”在引语前,它后面一般用冒号,也有人用逗号。例如:
(1)同伴让我一起去看看,我心情黯淡地说:“算了,不看了,你们去吧。”(《中华散文》1999年第2期第5页)
(2)我说道,“爸爸,你走吧。”(朱自清《背影》)
如果“某某说”在引语后,它后面要用句号。例如:(1)“让大家笑笑,有什么不好?我又不少了些什么。”他说。(《中华散文》1999年第2期第28页)
如果“某某说”在引语中间,它前后的引语是一个人的话,它后面要用逗号。例如:
(1)“他不信,”砌成台子的全体石块一齐说,“马上给他看看,把他扔下去!”(叶圣陶《古代英雄的石像》)
如果“某某说”后面不是直接引语,而是转述“某某”话的大意,“某某说”的后面一般用逗号。例如:
(1)女朋友去看了回来报告说,最喜欢那套短打紧身的悬短花色皮衣,很孩子气的。(《南方周末》2000年3月17日18版)
(摘自中文编辑校对网)
❋
编辑校对公众号
二维码
二维码
二维码
编辑校对
编辑校对
编辑校对
文章千古事。 “ 写作即成长!”“ 写作可以成为终生的事业!”“写作教程” (微信号:writer-CN),学习写作技巧。内容权威,来源可靠。
编辑校对微信公众号 :editor-CN
专业知识、国家标准、业内资讯。内容权威,来源可靠。欢迎关注“编辑校对”微信公众号:editor-CN,可搜索账号关注,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。关注后,点击“查看历史信息”,可以读以前的文章。
编辑校对微信公众号
编辑校对:editor-CN